當前位置:中國廣告人網站>創(chuàng)意策劃>廣告雜燴>詳細內容
廣告是神奇法力的魔鬼?
作者:王輝 時間:2009-7-14 字體:[大] [中] [小]
-
“廣告”這兩個字,在目前的時代里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然除了頭腦有問題的人;其覆蓋率和知名度可以說是100%的程度。如果現在說誰不知道廣告這個東西,就好像基督教徒不知道誰是耶穌,佛教弟子不知道誰是釋迦摩尼一樣的令人不可思議。
廣告在慢慢的滲透、不知不覺中影響了我們,改變了我們;每天都在糾纏著、包圍著我們:電視中、辦公室、街道上、樓梯里、手機等等,無處不在、無處不見;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精神世界、物質世界等都在因為廣告而發(fā)生著重大的變化;也正因為這個重大的變化發(fā)生使得人們對廣告的評價也有褒有貶。如此巨大的影響力,筆者不禁要說: 廣告啊!你這個具有傳奇法力的魔鬼。緊接著讓我們一看看廣告這個魔鬼。
首先,廣告的神奇法力。
其實談到廣告的神奇法力,也就是廣告能夠有效的吸引我們的工作目標,從企業(yè)來說就是目標消費者群體和相關公眾;從其他組織來說,就是目標工作公眾。企業(yè)或者是組織通過廣告的形式來增加目標人群或者是相關組織對自己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增加其對自己的信任、最終實現其把目標行為產生自己身上的一種方法。因此,廣告必須具有神奇的法力來吸引我們的目標群體,而這個有了這個法力以后給我們帶來的是以下方面的利益。
1、增加了信息量,為我們提供了方便。
無處不在的廣告,使得大量的信息每天都包圍在我們的左右;讓我們在不經意間就多了解了一些新的信息和內容,增加了我們的信息量,提供了更廣闊的信息。許多企業(yè)或者主旨在做廣告廣告的同時
2、增長了我們的見識、減少障礙
廣告的無處不在,為我們增加信息的同時,更讓我們能夠從更多的方面來了解世界,增加了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特別是對于產品知識的認識更加豐富。有些企業(yè)為了廣告自己的產品或者是品牌,總是要去和競爭對手對比或者是介紹該產品的相關知識,而且隨著競爭激烈程度的加深,其介紹的內容也越來越詳細;設計的內容也越來越廣泛。為廣大人群增長了見識,增加了知識面。
有了對事物全面的認識我們就能夠有效的把握事物發(fā)生的規(guī)律,從而形成對事物把握的方法,也就為我們減少了在實際過過程中的困難,減少障礙;從而更加方便。
3、指明方向、提供了方便
企業(yè)在對自己廣而告之的同時為我們找到了一條道路,而這個道路為我們達到目標的想法提供了更多的參考和路線。有了這個路線我們的心里就多了一個平衡點和衡量的指標。
比如,有個醫(yī)院專門治療胃病,并且告訴我們去的路線、醫(yī)院的優(yōu)勢等;這樣,就為有胃病的同志了解胃病、到何處就醫(yī)提供了方便。
4、突出優(yōu)勢,吸引目標工作群體
廣告作為一種向目標工作公眾介紹自己的工具,由于受到時間、內容、費用等相關因素問題的制約;因此,在制作和在相關媒體宣傳自己的同時就必須要有效的突出重點;這個重點也就是企業(yè)或者組織以及個人的優(yōu)勢所在,區(qū)別于其他同類競爭對手的有點和特長。也正是其法力的核心展示點,這個點決定了法力的大小和效果。
其次,廣告的魔鬼性
漢語詞典中對魔鬼的解釋是“罪惡的化身” ;而在宗教中指引誘人犯罪的惡鬼;神話傳說中指迷惑人、害人的鬼怪。由此看來,魔鬼是個不吉祥事物的代名詞,給人們帶來的是災害,讓人們感受到的是壞處和痛苦,會使人們受到傷害。那么廣告的魔鬼性主要表現在什么地方?
1、夸張性帶來的危害
學過廣告學的人都知道廣告表現手法的本身就需要夸張手法,其目的是為了吸引目標工作群體和相關群體?鋸埧梢哉f是一種手術,也就是對事物開展大于或小于事物本身的一種手術,那么手術之后,就會掩蓋住事物本來的面貌,以一個不符合事物本身的狀態(tài)出現。而這個心出現的事物一般都是比原來的“相貌”更為討人喜歡、更讓目標工作群體容易接受;而一旦接受就是一個不完全真實的事物體。因此,也就“上當受騙”。
舉個例子;有個本身相貌很丑的女人,試圖通過美容的手法是自己變成天仙一樣的美女,人見人愛。也許是天照應,恰恰這個時候在電視里看到了一則廣告,廣告的內容很有針對性,就是可以使她這樣的“丑小鴨”變成“小天鵝”。于是,丑小鴨為了能變成小天鵝按照廣告的指示去完成了相關的動作,結果并沒有變成想象中的小天鵝,而是稍有改觀、甚至居然變得比原來更丑。結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換來的只不過是悔恨和懊惱。
2、形象性帶來的危害
廣告的另外手法就是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形象化。這個形象化、具體化同樣是具有法力的魔鬼。法力的一面是因為其把具體的食物抽象化和形象化以后,可以讓我們對事物的了解更直觀、更便于我們去理解和認識;但是由于很多企業(yè)在委托廣告公司的時候雙方為了達到宣傳效果,把這個具體事物過于性形象化和具體化,從而造成目標工作群體對信息掌握不對稱,形成理解偏差就自然會形成對事物認識偏差,最終造成傷害。
我個人一直認為廣告這個東西就是具有法力的魔鬼。法力的一面是因為確實有著有效的作用能夠幫助企業(yè)或組織以及個人解決對目標事物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同時又能產生自己的目標想法;而魔鬼的一面是因為現在很多廣告表現手法失真,脫離了本來面目,誤導了目標工作群體,給目標工作群體造成了傷害,最后危害了目標工作群體,給社會也帶來了危害。
王輝: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專業(yè);自創(chuàng)“要素共鳴”管理模式,特別是“要素共鳴”營銷策略體系,深受業(yè)界好評。擅長“低成本”和“差異化”手法幫助企業(yè)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同時提高銷售額和利潤;對企業(yè)經營管理有很深的研究; 服務的品牌主要有:口子窖、茅臺、天地英雄、法國波爾多產區(qū)紅酒等;服務行業(yè):快速消費品、連鎖/零售/超市歡迎各界朋友聯系一起交流、探討!聯系方式:郵箱:wanghui20080707@163.Com QQ: 415527198